
姓名:柯文哲 出生日期:1959年8月6日 出生地:台湾新竹 籍贯:台湾新竹 政党:无党籍政治人物 家庭背景 祖父柯世元,1924年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新竹当老师。1947年“228事件”中因将外省同事带回家中被拘致残,1950年病逝。2003年8月,陈水扁颁发“228回复名誉证书”,柯家被授证书并长挂于柯文哲办公室。 父亲柯承发,中学毕业考取台湾大学医学系,但因家庭贫困改读新竹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任教32年,退休后因精通日文为日系企业担当顾问,家境好转,现仍从事日企顾问。因家中祖父遭遇,柯承发曾坚决反对柯文哲从政。 柯文哲为家中长子,其弟是台湾交大资讯管理博士,现任台湾中华大学助理教授。其妹是台大医学院生理所博士,现任台大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妻子陈佩琪是台湾省澎湖县人,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两人经相亲结婚,婚后育有1子2女。 教育经历 *1975年-1978年 新竹高级中学 *1979年9月-1986年6月 台湾大学医学系,同期台大校友包括赖清德、江宜桦、朱立伦等。 *1993年6月-1994年6月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外科研究员,主攻“人工肝脏” *1994年9月-2002年6月 台湾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 工作经历 *从医经历 1986年8月至1986年9月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以第一名成绩通过岛内医师统考,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受其师朱树勋影响而选择外科为专业,在急诊与重症看护科室工作。 1986年10月-1988年8月进入台湾陆军机械化步兵269师少尉预备军官,退伍后回到台大医院任职。 2014年12月之前,柯文哲先后担任台大医院急诊部医师、外科部住院医师、创伤医学部主任,专长为外科重症医学、器官移植、人工器官等,是台湾第一个急诊与重症加护专职医生。1999年起,担任台大医院器官移植管理委员会委员兼执行秘书,是首位将叶克膜(ECMO)技术引进台湾的医师,也是台湾器官标准移植程序的建立者。2000年后,至大陆参加多次医学会议,将叶克膜技术引入大陆。2002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台大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绰号柯P、KP(“P”:“Professor”(教授)代称,为台大医学院内的习惯称谓)。 *步入政坛 1994年陈水扁选台北市市长时,柯文哲为扁医界后援会干部。2000年,柯文哲担任陈水扁竞选台地区领导人台大医院后援会召集人,并为辅选请假半月。2006年陈水扁深陷贪腐丑闻,柯文哲仍坚定“挺扁”,多次强调“我不是浅绿,而是墨绿”。2012年4月,柯文哲进入凯达格兰学校当学生。 2006年7月15日,柯文哲于《民生报》撰文《反省、认错、道歉谈赵建铭案》,自此受媒体注意,有时访问他对政治事件的看法。11月18日,台中市市长胡志强妻子邵晓铃在辅选行程中发生事故,柯文哲率领台大急救小组,以叶克膜技术使邵晓铃存活。在注册送体验金的网址媒体报导下,柯文哲成为知名人物。 *医政并行 2010年11月26日,连胜文枪击案发生,柯文哲指挥外科急救团队,在台大医院医疗团队配合下,积极抢救连胜文。连胜文复原迅速,柯文哲出面,否认连胜文假造枪击事件的传闻。 2011年8月24日,由柯文哲负责的台大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将爱滋病患者器官移植给了五名病人,台“卫生署”认定柯文哲有督导之责,对他进行惩处。 2012年,台“监察院”认为器官移植办法由柯文哲拟定,认定柯文哲应负“严重行政疏失责任”。台大医院在收到“监察院”公文后,执行扣薪处份。柯文哲妻子陈佩琪对此感到不满,于8月20日召开记者会,对公惩会用出事之后才改的器官劝募流程来认定柯文哲有疏失,以及台大医院未对外澄清真相表示不满。部份医界人士对柯文哲进行连署声援。 2012年6月,柯文哲等医界人士组成陈水扁民间医疗小组,并由柯文哲担任召集人,该小组判定陈水扁身体状况不佳并发起连署,希望“法务部”能让扁保外就医。 2017年9月30日,柯文哲由于在节目中称“他(陈水扁)一开始是装的,后来变成真的病”,被免除陈水扁民间医疗小组召集人一职。 2012年台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柯文哲为蔡英文积极争取医界支持,并任“小英之友会”常务理事。 2013年,柯文哲称若他选上台北市长,就是释放陈水扁的最佳机会。 2013年,柯文哲牵头成立台湾酒驾防制社会关怀协会,致力于酒后驾车防治。2013年8月,受邀前往北京参加蒋渭水学术研讨会并走访延安。 *弃医从政 2014年1月,柯文哲表态参选台北市市长,他在座谈会中表示,台大医院失误移植爱滋病患器官案是决定参选的主因。 1月16日,成立竞选办公室,启动青年海选计划。民进党中央要求柯文哲先入党,但柯凭借高人气及谢长廷、蔡英文的加持,坚持不加入民进党,质疑入党是“把狮子赶进笼子里”,要以“在野大”模式竞选市长。柯文哲宣布以无党籍身份参选,获民主进步党与台湾团结支持。 2014年6月16日,民进党同意不推出候选人,由柯文哲代表在野竞选。柯选举期间曾参访日本东京、大阪,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竞选主张为改变“蓝绿对决”僵局,进行以改变台湾文化为主体的社会运动。 2014年11月29日,以58.2%的得票率赢得台北市长选举,当选下一届台北市长,并在12月25日就职,开始4年任期。 两岸问题立场 2014年11月7日,台北市长连柯辩论中被问到:“国家的认同立场是甚么?支持台独吗?如果当选后会加入民进党吗?”柯文哲回答:“我当选以后不会加入任何政党”、“台湾政治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蓝绿恶斗。”、“我来自228家庭,但是我常常在思考,难道我们要继续分裂下去吗?台湾不能是一个继续分裂的国家。”“'中华民国'就是我的底线,我今天选的就是”中华民国首都“的市长”、“台湾必须要有一个机会重新开机,暂时摆脱蓝绿互斗的泥淖,这种意识型态的对立不断激起,只是谋求个人或政党暂时的政治利益,这不符合台湾的长期发展。” 2014年12月12日,柯文哲前往拜会李登辉,会面内容未对外公开。 2015年3月30日,柯文哲接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中评社三家媒体联合采访专门谈两岸问题,共历时10分钟。采访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柯文哲表达自己对“九二共识”和“一中”的理解。第二部分,柯文哲对《外交政策》采访事件作出说明。第三部分,柯文哲认为自己的务实作风会为当前两岸交流带来新的突破。第四部分,柯文哲应记者要求对“一五新观点”进行总结:尊重两岸过去已经签署的协议和互动的历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础上,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精神,促进交流、增加善意,让两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来。 2015年8月18日,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在中国上海举行,柯文哲在开幕致辞提出“一五新观点”主张,他说秉持“两岸一家亲”精神及“四个互相”(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原则,达到促进交流、增加善意目标,并与上海市长杨雄达成“民间先行,政府支持”共识。 2016年,上海市常委沙海林代表市长杨雄赴台北参加“2016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其“统战部长”身分引发外界质疑。柯文哲表示,他“觉得还好”,台湾民众之所以反弹,系因两岸“文化隔阂”。“统战”在台湾是被污名的名词,但对岸认为统战二字很正常。柯文哲解释,对岸政府为尊重台北,派出比副市长层级更高的官员,既然对岸愿意派人来,我方当以礼待之,毕竟“两岸一家亲总比一家仇好”。深绿阵营对此表示不满,柯文哲为此受到多方质疑,要求其对两岸关系立场进行明确表态。 2018年民进党自推人选参加年底台北市长竞选的风声不断、基层反柯情绪高涨,柯文哲在副市长陈景峻的建议下,接受深绿的绿色和平电台专访,并在过程中表示,当时说出“两岸一家亲”言论只是希望“可以过关就好”,但大家听了不爽,“也只能跟大家讲说抱歉、歹势。” 2018年5月14日赴市议会进行项目报告,两岸立场也成聚焦议题。柯文哲表示他的两岸论述没变,并提出五个互相(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他表示,政治有2个原则,务实跟对话,要收起傲慢的心理、该对话要对话,“我基调没有改变,我们愿意对话”,但台湾社会被意识形态绑架,这就是历史共业,“我们还是要有决心,带领台湾走出意识形态的控制。”然而,尽管柯文哲口口声声说“两岸一家亲”是基调,此后不论对方如何追问,柯文哲就是不愿再次讲出“两岸一家亲”五个字,仅回答“我的基调不变”。 争议事件 “大炮”性格 柯文哲称自己“说话很白目,不会看人脸色,在医院就是有名的'大炮',因为这个记者很喜欢采访我”。例如柯文哲为营救陈水扁发言称,“陈水扁在监狱中死掉会造成社会混乱,回家死掉算陈致中的帐”。又在“独派”团体集会上大骂“国民党把台湾当旅社,直接在床上大便就跑掉”。还称“没想到桃园县北朝鲜化,县长吴志扬像金正日、金正恩一样”。他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是,我“并非是哗众取宠,而是患有亚斯伯格症(即轻微自闭症)”,“小时候我就是个怪咖”。他还坦言,自己的儿子也患有亚斯伯格症,但可以正常上学,只是人际关系有些困难。2015年9月,台北市议会在柯文哲宣读施政报告前索取波多野结衣悠游卡名单后,但名单拖延很久才送到,且未公布完整名字,引发蓝绿议员不满。市议员徐弘庭指出,柯文哲坦护悠游卡公司董事长戴季全已超乎常识了,怀疑柯文哲与戴有“特殊性关系”,柯听了怒捶桌子欲上前理论,被幕僚拉住后退席。 “洞洞”说 2014年9月7日下午,柯文哲在阳明医学大学演讲,一谈到当初为何选择外科时,他说是用“消去法”,不喜欢就画掉,小儿科太吵、复建科太慢、病理科无法接触病人、泌尿科没看过病人上半身、耳鼻喉科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与一个嘴巴,“人身五个洞,当医生好像当到矿工一样”。柯文哲接着还说,眼科剩下两个洞,妇产科只剩下一个洞,“而且在女人大腿当中讨生活”,他不喜欢所以画掉,最后只剩下外科可选。 柯文哲的言论引起多位女性市议员炮轰,指责涉及其着作《白色的力量》中类似“当一个行业里女性数量在上升,那就代表这个行业在没落了”,“最聪明的太太知道只要子女顾好,男人去外面晃一晃,还是会回家”,“一夫多妻制是增加人口有效的制度”,“女性像漂亮宝贝就只能坐柜台,根本不配做台北市长”的言论,均被议员指责存在根深柢固的歧视女性。事后柯文哲办公室发言人回应表示,书中“柯语录”内容都是部分节录,并非完整谈话内容,柯文哲对于书中内容造成误解,表达虚心检讨。 殖民“进步论” 柯文哲接受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杂志专访指出,“全球4个华语地区,包括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大陆地区等”,“接受殖民愈久的地方愈进步”,“不好意思的讲,就文化而言,新加坡比中国香港好,中国香港比中国台湾好,中国台湾比中国大陆好”。
责任编辑:许嬑 |